近日,“2017年度餐饮大数据白皮书”发布,此白皮书由中国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心、辰智科技和口碑联合出品,对餐饮行业在2017年度整体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对2017年度餐饮消费场景的数据进行了解读,对2018年餐饮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餐饮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2017全年餐饮收入将达3.9万亿元
截至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超过3.5万亿。
与2013年以前的快速增长相比,近年来的餐饮增长趋于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7月我国餐饮收入21750亿元,同比增长11.2%。据中国烹饪协会预计2017年我国餐饮收入将达3.9万亿元,餐饮行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全国餐饮门店数量达581万个
比上年有所下降
据辰智餐饮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餐饮门店数达581万个,比上年下降3.48%。
从各业态来看,中式正餐、中式快餐、面包甜点占比均超过10%。
2017上半年
商业中心餐厅数超过30万个
火锅市场
纵观2004与2016年之间的12年间,全国各类国际美食餐厅数量以27%的平均增长速度迅猛增长,由2004年的3万家门店,增长至2016年的42万家门店。
从分布来看,广东省国际美食网点最多。从餐饮网点增长来看,三线城市国际美食餐厅数增长最快。
全国各类国际美食餐饮人均消费额为41.2元,铁板烧在国际美食中人均消费最高,达77.1元,东南亚菜次之。
各餐饮消费场景分析
食客选择午餐轻餐和晚餐轻餐的占比,明显高于其它
通过研究食客的就餐时段构成,我们发现:
周末与工作日相比,食客普遍倾向于工作日就餐,且食客对于工作日晚餐轻餐与午餐轻餐的选择倾向相对较高;
每天的就餐时间段中,食客更倾向于晚餐时间外出就餐,其次是午餐时间;
餐饮类别方面,轻餐类就餐占比普遍高于正餐的占比。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食客的就餐场合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其中“日常就餐”的占比最高,达到50.1%,其次是“同学朋友聚餐”,占比27.0%;
就餐男女比例相对均衡,人群年龄以25-34岁之间比例最高,其收入在3K-4K之间占比相对最多。
食客研究显示,中式正餐餐厅在食客的就餐场合占比中占48.2%,其次是中式快餐餐厅,占比为25.1%;
在餐厅选择因素中,“菜品口味好”、“价格合理”、“交通便利”是食客选择餐厅的主要三个因素;
整体食客中,40.7%的食客对于折扣不太感兴趣,有20.1%的食客对于折扣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
食客数据显示,虽然各维度下,食客对于味道的偏好趋势类似,但各维度之间的食客对于同类味道的偏好度则有所不同:“18岁以下”的食客对甜味的偏好高于其他年龄段,“50岁以上”的食客对鲜的偏好相对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而18-30岁的食客对于辣味的要求则相对高于其他年龄段;
从性别来看,女性对于甜的偏好高于男性,而男性对辣、淡味道的需求则高于女性。
从收入来看,相比较而言,高收入者在畜肉类、内脏和牛奶类食材中选择较多,低收入者在署类/淀粉类/调料类/蔬菜类食材中占比较多。中高收入者选择禽肉类/海鲜/河鲜的占比高于其他收入群体。
数据显示,菜品口味好是食客对餐厅最满意的因素,其次是性价比方面和食材新鲜方面;
相比较而言,从区域来看,对菜品口味满意的食客中,西部地区占比最多,对餐厅性价满意方面来看,东部地区食客多于其他区域。
从城市等级来看,对连锁餐厅,整体质量有保障、上菜速度快、菜肴品质稳定、统一这三个因素满意的食客,一线城市占比高于二线城市,对其它餐厅因素满意的食客,二线城市占比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