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二师兄”跑不动了!怎么了?
2016-10-25 来自通赢优采

      “史上最强猪周期”的讨论言犹在耳,情况已悄然改变:狂奔半年的“二师兄”终于跑不动了


     “大猪价格真是一泻千里,止都止不住,真让人头疼!”养殖户烦恼不已。据养殖户介绍,之前猪价大涨那会儿,他没补仔猪,因此看了一年的戏。现在好不容易补了仔猪,猪价却跌得让人伤不起。“补猪吧,怕再跌;不补吧,可能又荒废一年!”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猪价下跌,首先,是受到春季补栏的影响,今年3、4月份仔猪成活率提高,9-11月份市场可供出栏的生猪供应量增加。其次,进口猪肉激增也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9月底中美猪价差约为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而且最近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价遭遇雪崩,或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猪周期未解,“进口猪”来袭。外来猪肉好念经的背后,折射出国内养殖业在产能和效益提升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奔跑的“二师兄”累了

“今年最高的时候猪价是每斤11块多,现在掉到7块多,价格变化也太大了!”对于猪价变动,养殖户直呼不解。

据了解,生猪价格已经步入回调的节奏。6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开始下降,进入8月虽然出现小幅回暖,但8月中下旬又开始弱势下行,9月中下旬价格下跌速度加快,从9月中截至目前猪价下跌超过2元/公斤,特别是中秋节以后,每天猪价平均跌幅在0.1元/公斤左右。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白条猪肉最新价格23.3元/公斤,月环比下跌6.7%,同比下跌1%。全国仔猪平均价格44.61元/公斤,月环比小幅下跌2.0%,同比上涨33.2%。其中10-15公斤仔猪均价45元/公斤。另据统计,与6月3日出现的年内高点相比,目前猪价已经跌去近22%。


对于养殖户而言,此轮猪价下跌的影响有多大呢?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前几个月行情大好之时,猪苗涨到1000多元/头仍供不应求,相比之下,现在降到700元/头左右都卖不出去。

360截图20161021164145719.jpg

 “二师兄”是怎么了?

生猪分析师分析称,猪价下跌,主要还是供应端充足所致。进入9月,各地生猪养殖户出栏积极性不断增加,生猪供应量由正常偏多转为偏多较重。存栏方面也可以印证,数据显示,8-9月150斤以上肥猪存栏占比和存栏数据都是增加的,9-10月生猪供应比较宽松。

360截图20161021164404984.jpg

“国庆假期以来,北方屠宰企业订单不断减少,白条肉成交量逐渐萎缩,冻品市场有价无市现象普遍;南方区域距离腌腊需求高峰仍有时日,造成国内猪市消费拉动力不足,多数地区养殖户对后市信心不足,压栏惜售心理较弱。”分析师称。随着近期猪价连续下滑,市场多采取按市出栏操作,生猪供应逐步增多,北方屠企开启连续压价模式。北猪南调致使单一地区维持高价难度较大,南北方猪价全线跳水。受北方猪价连续走低影响,南方区域大场全线崩塌,猪价不断下滑,并逐渐缩小与北方价差,各省相继冲破“16元/公斤”整数线。


 “进口猪”狼烟又起

导致猪价下跌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进口肉激增,对国内市场造成直接冲击。”农产品分析师指出。据统计,2016年前8个月猪肉进口总量是过去历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倍甚至更多,而且最近美国猪市产能过剩,猪价遭遇雪崩,或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统计显示,今年猪肉进口量整体保持高位。8月国内鲜、冷、冻猪肉进口总量为192348.19吨,环比上涨4.90%,同比大涨198.50%。2016年进口量直线增长,仅1-8月,猪肉进口量达113.8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56.55%,为去年进口总量近两倍。截至7月,国内进口猪肉总量止步5连涨,春节后首次环比下滑,然而8月,进口猪肉总量再次出现反弹,这令猪价涨跌之争又添变数。

我国进口猪肉主要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其中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占比24%。9月底数据计算,美国猪价约合人民币6.9元/公斤,中美猪价差11元/公斤,进口猪肉价格优势比较明显,国内肉类进口口岸数量不断增加,9-12月份猪肉进口量可能还会增加。进口肉需求比较好,对国内猪价冲击力在增加。

洋猪肉大规模入侵国内市场,其低价优势无疑对国内下游市场产生利空影响。进口肉主要成分为猪杂碎及副产品,多用于下游副产品及冻品制作。当前国产猪肉价格相对仍较高,且后市仍有下滑可能,屠企冻品大量入库意愿较低,部分厂加大进口肉采购,将其运用于分割,下游生猪消化能力持续维持低位,难以对猪价形成有力支撑。

360截图20161021164228287.jpg

不过,2016年中国肉类进口量看似较高,实际上相对于国内全年肉类产量而言影响并不大。2015年国内肉类产量为5487万吨,2016年预计产量将有所下滑,但是整体也应在5400万吨左右。但低价进口肉持续到港以及美国肉类大幅下跌的利空消息不断发酵,导致国内市场看空预期增加。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国内生猪产能剧烈波动与“进口猪”数量明显相关。例如,2007-2008年我国生猪价格暴涨,进口猪肉数量随之出现较快增加。2009年猪肉进口出现下滑,但2010年后猪肉进口再次快速增长,2011年12月达到峰值,单月进口达到8.9万吨。2014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56.2万吨,占国内猪肉产量1%左右。分析人士指出,原料成本偏高、养殖水平偏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2010-2014年中国猪肉进口量暴增的核心因素在于,近几年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国内饲料原料成本快速上升,中国生猪养殖平均成本上升。巨大的成本差价,使进口猪肉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不过,目前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依然处在缓慢回升周期中,近期猪价的大跌是阶段性供应所导致。由于存栏量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到明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供应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所以面对阶段性的供应冲击,养殖企业应调整好心态,不必过度恐慌

B2B餐饮食材:鲜切菜餐饮食材、通赢优采二维码

(本文系餐饮食材采购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