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行业四大趋势
除大中华区之外,全球排名前十的所有市场在过去三年中均呈现下降趋势;与此相对,尽管销量基数较小,但大中华区果汁市场在2012-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目前大中华区已成为世界第八大果汁市场,2015年消费量达5.45亿升,但是仅相当于排名第一的美国市场消费量的8%,而过去三年里美国市场果汁消费量下降了2.6%。展望未来,预计大中华区果汁市场到2018年之前的年复合增长率都会保持在7.7%的水平。
最受欢迎的口味方面的变化——橙汁依然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苹果汁紧随其后,主打健康概念的混合果汁已成为第三大最受欢迎的100%纯果汁类别。
值得一提的是,蔓越莓汁和芒果汁的市场基数较小,但销量始终保持显著增长。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包装椰子水,其增速超过了上述所有产品,短短几年内就从一款小众产品成长为时尚主流产品。当前椰子水已风靡全球,这说明:既能满足当代消费者需求,又能激发想象空间的创新产品存在巨大商机。
消费品类:如果向下深挖,对100%纯果汁细分市场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市场动态和增长案例。当前非浓缩还原果汁产品正在稳步发展,其2009年的增速为25.6%,到2015年更是达到了28.9%。
浓缩还原果汁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尽管这类小众果汁产品价位较高,但增长势头不容小觑,表明人们对天然、少加工产品情有独钟。此外,这种现象还表明果汁市场总体呈现出“高端化”发展趋势。2009-2015年,在全球范围内浓缩还原果汁产品平均每升价格的年复合增长率下降了0.3%,而非浓缩还原果汁价格的年复合增长率提则上升了1%。
总体而言,78%的成年受访者和77%的儿童都认为自己非常适合喝100%纯果汁,并且无论是在早晨还是在闲暇时光都可以饮用。而具体到饮用场所,在大中华区83%的消费者选择了在家中,其次为咖啡馆/饭店的25%。
对于儿童而言,消费驱动因素和模式基本相同,所有地区的大部分孩子都喝100%纯果汁。总的来说,77%的受访家长表示,他们的孩子都喝果汁(只有9%的表示不喝),美国这一比例高达85%。平均而言,儿童比成年人的果汁饮用量要多一些,一天为1.3杯(260毫升),美国和德国儿童果汁饮用量居榜首,达到1.6杯,俄罗斯(0.7杯)和大中华区(0.5杯)居后。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总体而言,大中华区果汁类产品行业高度集中。在全国范围内,网络购物的普及率和购买频次都在上升。目前,小城市网购销售额增长已超过了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而农村地区的网络购物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因此,电子商务已成为一个可以帮助果汁生产企业推广新产品的有效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进口通道的角色。许多进口的100%纯果汁产品都首先在网上试水供货,通过在线销售的国际果汁品牌数不胜数。浏览知名网超会发现,果汁市场的竞争有多么激烈,该网站共有来自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44个品牌,其中来自东南亚的产品数量占47%。
作为全球第八大100%纯果汁市场,中国年人均果汁消费量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到2018年之前,100%纯果汁市场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7%。结合在其它成熟市场获得的经验,预测大中华区100%纯果汁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发展趋势:
调查表明,63%的受访者认为健康/营养饮食非常重要,在新兴市场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比例高达71%, 而51%的受访者则表示他们极为关注食品和饮料中的配料成份。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74%的中国消费者都很乐意在正餐之间享用一些液态零食,这一比例在全球是最高的。这对方便携带、可重复闭合的包装果汁产品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忙碌的都市消费者需要美味可口的100%果昔类果汁产品,在补充能量,扫除饥饿的同时又兼顾营养健康。
中国消费者深知饮水的重要性,但许多人却因为口味淡而不太喜欢喝水。这表明消费者需要天然的水替代品。和其他市场相似,大中华区的椰子水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需求未饱和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例如,适合女性消费者和儿童的100%纯果汁产品。对于中高层收入消费者而言,养育孩子的费用在所有生活开销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食物开销。中国本土企业已经着手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并开展宣传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