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O2O这一年的红红火火,你O了吗?
2015-10-31 来自本站


  O2O,这个词恐怕是在2014年互联网、传统商业中提及最高的一个热词了,尽管O2O早就出现了,但是在2014年确实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或许因为这一年O2O的风起云涌、红红火火,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了“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这是中国政府总理第一次提及鼓励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那些O2O中的人们兴奋不已,或许未来有更多的政策倾斜,或许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总之,这样的大趋势下,加之国家的支持,真是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几年间会有更多O2O公司走向上市之路,这会是互联网的又一次浪潮。


 回想这一年O2O领域发生了很多事情:


 1、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于2014年初补贴大战,到2015年初正式合并,这也是O2O中最有趣的大事件;

 2、外卖O2O饿了么与美团之间的地面冲突,更是暴露了在外卖市场的白热化竞争,用户的抢夺将成为公司增值的最重要目标;

 3、传统物流企业顺丰推出便利店嘿客,这一O2O模式的探索也饱受争议;

 

 4、万达与百度、腾讯签订合作协议,推出万达电商,同时在这一年又获得支付公司快钱的控股权,这也为O2O闭环上补足了支付这一环;

 5、汪峰玩了一次O2O演唱会,反响还不错; 

 6、美甲O2O河狸家半年估值10亿; 

 7、家政O2O爆发,云家政、e家洁、阿姨帮、阿姨来了等竞争加剧;

   O2O是一个从场景化的模式,从线上到线下,从线下到线上,必定会成为发展趋势,不论在PC端、移动端,总之线上业务已经成为用户的习惯,每天大部分时间使用手机刷新信息,透过手机应用与服务进行连接,不论是服务上门,还是通过手机提供的二维码、优惠券等,O2O已经将线上与线下消费、体验进行有效的链接,其链接载体源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3G、4G的覆盖,各种利好让这个O2O趋势成为必然。不论是如何理解O2O模式,有几个特点都值得思考:


   首先,注重体验:O2O是一个完整体验的过程,商家把用户对一个产品或是服务的接触点扩散到线上或者其他终端,这时的商家要考虑的是全流程。就拿电商和O2O比较来看,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电商通过线上客服与快递到货带给消费者的体验,而O2O则要依靠线下的服务过程才能完成对消费者的完整体验,当“价格”成为电商的核心关键词时,O2O的核心关键词应该是“体验”。


   第二,强调沟通:O2O的实现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机收取消费码,商家也很容易实现验证消费。同时消费者体验的感受也会通过各种平台与商家互动沟通,这个时候商家在点评网、微信公众账号、官方微博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第三,用户中心:O2O注重体验,体验就是用户的感受,以用户为中心是O2O的特点之一,不论用团购手段,还是各类优惠券进行促销,新用户与老用户的权衡需要商家考虑。


   第四,消费预测:很多时候有人问O2O是长期战略还是短期行为?从用户行为和趋势看,O2O是长期战略,不论未来各平台发生什么变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将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行为战场,在这里可以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追踪分析,通过收集分析,这一海量的用户消费行为数据库,可以进一步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来预测相应营销行为对用户的影响。比如在数据中不断有客户抱怨某一个服务,那下次活动中是不是可以改善。


 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线上的产品形态(团购、预订、优惠券、会员卡等)并结合一个具体的行业(餐饮、酒店、美容美发、汽车等)都有做成一个O2O平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广义的讨论O2O平台,除了交易平台,还可以包括信息展现和营销平台(如生活搜索、地图、优惠券、点评和分类信息等)。


   不论是Online To Offline还是Offline To Online,O2O营销从操作层面来看,商家可以通过以下一些线上及信息化工具来进行更多的尝试(以餐饮商家举例),以期能够在新的消费时代到来时跟上节奏:


1、店面整体营销层面的尝试:生活搜索(包括大众点评等)、地图、微信附近、二维码;


2、各种营销手段:优惠券、代金券、团购;


3、口碑:点评类网站、微博、论坛(各种攻略);


4、预订服务:电话预订、网络预订、外卖;


5、会员服务:会员卡、CRM、微信;


6、运营效率和体验:电子点餐、排队系统。


未来一定会有很多传统企业在变化中更替革新,有的消失掉,有的成功转型,O2O是救命稻草么?在目前的市场上没有一条路是唯一的,有很多路可以尝试,但是O2O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不论线上还是线下,前面所描述的理念与案例都会值得参考,数年之后,我们再看这个世界,或不是这些名词,已不新鲜,而变成生活习惯。

 

最新资讯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