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但没人知道顶峰在哪里。”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
众所周知,国际最具权威的餐厅评级系统,是米其林公司推出的《米其林指南》,而其严苛程度也是令人望而生畏。从1926年至今将近百年时间,得到其最高评 价“米其林三星”的餐厅全世界仅有106家,其中有家店比较特殊,那就是位于日本东京的“数寄屋桥次郎”。
这是一间寿司店,靠近地铁,门厅狭小,一家地下室店铺而已。没有独立洗手间,只有10个座位。店里没有菜单,只有当日主厨定制菜(Omakase),也不 卖其他菜品和酒水,只有握寿司。价格取决于当日选用食材,一人三万日元起(约400美元),需提前一个月预订座位,一餐15分钟,但是所有吃过的人都认为 物超所值,所访食客均表达了他们难以言喻的美好感受。
主厨小野二郎已经91岁高龄,业界称他为“寿司之神”,严谨、自律、精准、追求极致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永远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跟学徒,观察客人的用餐状况微调寿司,确保客人享受到究极美味。
伟大厨师的特征都是相似的:他们有着认真的态度一心提升自己的技艺,固执、坚持己见,最后还要饱含热情,他们都是完美主义者。小野二郎强调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职人——会找到最好的食材,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不在乎钱和成本,而只为做到最好。
小野二郎的寿司没有秘方,仅仅只是在简单的细节上更加精益求精。据二郎店中的资深学徒介绍,寿司的米被认为是冷的,但实际上应该和人的体温保持一致,米要用非常重的压力煮出来才能可口。“每种食材都有最美味的理想时刻,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为了做出世界第一的寿司,小野二郎会亲自去鱼市场挑选食材,所有的细节都要亲自过问。直到70岁某次心脏病发作后,他才终于不再亲自去采购,而将鱼市场的 选材工作默许给了长子。鱼货和米饭,这些都不是随便买来的,比如鲔鱼不能随便买,一定要是市场当天最好的一条;比如虾子,一定要新鲜的野生虾。小野二郎要 求各种食材的供应商都是领域内的专家,供货商和他的寿司店长期合作,建立起绝对的信赖关系。专业的鲔鱼供货商只供货鲔鱼,虾的供货商只卖虾,每个人都是各 自领域的专家。米贩弘道说,食材提供的是一种信任度。“有些米只提供给二郎的店,因为只有他会知道怎么煮。”虾贩介绍道,有时候整个市场都只有3公斤野生 虾,全部会供给二郎的店:“好的东西是有限的,只会留给最好的人手上。”
筑地,是日本东京顶级的海产供应平台,在这里,小野二郎用诚信和执着为自己的店打造了一条最完美的供应链,“寿司之神”的第一步,是可以拿到顶尖的食材。正是这样一颗追求极致的匠心,铸造出了米其林三星的荣誉。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酒桌文化”也是中国才有的特色。
然而,当今很多餐饮经营者一味追求利润,并不看重菜品的品质,这其实是舍本逐末。在他们看来,原材料的任何缺陷和不足都是可以通过调味来弥补的,所以肯花 大价钱聘请名厨,装潢店铺,培训员工,宣传炒作,却在材料采购上锱铢必较,投机取巧。然后试图以其他方面的优势掩盖品质的不足,尤其在“海底捞”模式大行 其道的情况下,很多餐厅更是将其视为标杆,纷纷起行效仿,一味在营销、服务上面下功夫,却忽略了餐厅本来的使命是带给顾客味觉上的享受。
说到海底捞,不得不承认,在经营上,他们是非常成功的,其服务意识与营销手段都堪称一流。只是近几年,“海底捞热”似乎淡化了不少,其独特的营销手法“海 底捞体”,人们由最初的好奇、佩服到了如今的全民娱乐、甚至恶搞,对此,已有部分网友表示对这样的营销和段子开始厌烦,海底捞也由最初的口碑传播发展到面 临着公关危机。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简单三个字:“不好吃”。很多去过的食客都会感慨:在国内从未享受过如此优质的服务,服务员的热情周到让人受宠若惊,但是这些客人中, 很大一部分并没有成为他们的回头客,笔者本人也是去过两次后就再没光顾,因为菜品质量与其高昂的价格并不相配,很多食客都说:抛开服务而言,海底捞与其他 火锅连锁店并无明显区别。
可见,宣传再怎么到位,服务再怎么周到,很多时候顾客还是不会买账,因为顾客具有挑剔的味蕾,菜品好不好,食材是否新鲜,绝大多数人其实一尝便知,高明的炒作和营销手段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是能够支持企业长期走下去的,永远是对品质的执着与追求。
米 其林三星寿司大厨,师傅中的师傅,职人中的职人小野二郎, 用他80年从业的经验向你诉说:如果你感觉餐厅经营出了问题,不妨试着先放下手中那厚厚的品牌经营理念报告、也不要去管你的服务员面对顾客微笑时是露出六 颗还是七颗牙,试着重新审视一下你的供应商,认真看看你的采购单,走到后厨亲自尝一尝你的菜,也许新的方向就这样被你找到了。
(本文系通赢天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