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趁着年轻就应该多吃点苦,你没有理由和资格,不努力、不奋斗。
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是从古至今的成功者都在践行的真理。但有些餐饮人总是在问,我明明很努力的耕耘了,但为什么没有收获呢?为什么这么忙,你们有反思过原因么?
我想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思维懒惰,不要奢望用肢体勤奋来掩盖思维懒惰了,那将导致最可悲的结果:终日瞎忙。
其实很多餐饮老板都是很勤奋的,一种是肢体勤奋,另一种是思维上的勤奋。但很多餐饮人会忽略掉思维上的勤奋,并拼命靠肢体上的勤奋来弥补。
餐饮人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逻辑缜密的思考、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基础信息,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不断推敲每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得出结论。很多餐饮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轻易采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并忽略有矛盾的逻辑关系,最终导致结论错误。
把事情想透彻,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质。
当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或挑战时,是否不假思索就反驳?或者你已经学会了谦卑的姿态,习惯性地接受或忽略?
对反对意见或挑战的分析,不仅需要套用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下分析,还应尝试打破自己的逻辑框架,尝试用对方的逻辑框架来思考,分析其逻辑的合理和矛盾之处。
重构逻辑框架的过程十分复杂,需要餐饮人尝试理解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但它会让你的逻辑框架更明确,更牢固。
打破惯性思维,就是思维的自我检修。
对“权威信息”不加甄别地采纳,放任自己的思维被引导,这是最危险的情况。
独立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迷茫。
孔子云,吾一日三省。作为餐饮老板,同样要学会一日三问,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没有办法比现在干得更好?
柳传志先生说过一段“关于领导”的概括:总裁在企业里一般都要做两件事:第一是制定战略并设计实施战略的战术步骤;第二是带好员工队伍,让你的队伍有能力按照这个战略目标去实施。这两件事做好了,餐饮企业就能向好处发展。但在做这两件事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就是建班子。
餐饮老板永远是那个谋局的人,这个局谋好了,体系和系统就建立起来了,同时对自己也就有了制约! 就像毛主席作为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学家,但从未见过他放枪一样,因为对于他而言,他就是在谋局,他明白精力应该集中在什么地方。
有多少餐饮老板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多少餐饮老板的座右铭是“天道酬勤”?老板越勤奋,企业就做的越好吗?不要在用肢体的勤劳来弥补思维上的勤劳了,餐饮老板是掌控大局的人,思维上的勤奋比肢体勤劳更重要,不要在瞎忙活了。
(本文系通赢天下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